<a rel="license" href="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/4.0/"><img alt="知识共享许可协议" style="border-width:0" src="https://yellow-cdn.veclightyear.com/835a84d5/d5e6c0dd-6080-4d2a-b1cb-470545769d31.png" /></a> 本作品采用<a rel="license" href="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/4.0/">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 4.0 国际许可协议</a>进行许可。
适用于实时通信等应用的优秀音频编解码器具有三个关键特性:(1) 压缩,即传输信号所需的比特率应尽可能低;(2) 延迟,即编码和解码信号的速度必须足够快,以实现无延迟或仅有最小可察觉延迟的通信;(3) 信号的重建质量。在本研究中,我们提出了一种开源、可流式传输和实时的神经音频编解码器,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表现:它能以仅12 kbps的比特率重建高度自然的48 kHz语音信号,同时在GPU上运行延迟不到6毫秒,在CPU上运行延迟不到10毫秒。我们还展示了一种高效的训练范式,用于开发适用于实际场景的神经音频编解码器。[论文] [演示]
<p align="center"> <img src="https://yellow-cdn.veclightyear.com/835a84d5/e746ebc4-4f5c-4ff5-9ee9-ff5d7e167efd.png"/> </p>本仓库在Ubuntu 20.04上使用V100进行测试,并使用以下设置。
$ python -m sounddevice
# 推荐使用LibriTTS模型,因为它对任意麦克风的通道不匹配具有鲁棒性。 # 根据I/O设备列表设置输入输出设备 # 使用GPU $ python demoStream.py --tx_cuda 0 --rx_cuda 0 --input_device 1 --output_device 4 --model libritts_v1 # 使用CPU $ python demoStream.py --tx_cuda -1 --rx_cuda -1 --input_device 1 --output_device 4 --model libritts_sym # 输入和输出音频将被保存为input.wav和output.wav
## VCTK 48000Hz模型 $ python demoFile.py --model vctk_v1 -i xxx.wav -o ooo.wav ## LibriTTS 24000Hz模型 $ python demoFile.py --model libritts_v1 -i xxx.wav -o ooo.wav
analyzer
和stats
# 阶段0:从头开始训练自动编码器 # 阶段1:提取统计数据 # 阶段2:从头开始训练声码器 # 阶段3:测试(symAE) # 阶段4:测试(AE + 声码器) # 运行阶段0-4 $ bash submit_codec.sh --start 0 --stop 4 \ --autoencoder "autoencoder/symAD_vctk_48000_hop300" \ --statistic "stati/symAD_vctk_48000_hop300_clean" \ --vocoder "vocoder/AudioDec_v1_symAD_vctk_48000_hop300_clean"
# 从头开始训练自动编码器 $ bash submit_autoencoder.sh --stage 0 \ --tag_name "autoencoder/symAD_vctk_48000_hop300" # 从之前的迭代恢复自动编码器训练 $ bash submit_autoencoder.sh --stage 1 \ --tag_name "autoencoder/symAD_vctk_48000_hop300" \ --resumepoint 200000 # 测试自动编码器 $ bash submit_autoencoder.sh --stage 2 \ --tag_name "autoencoder/symAD_vctk_48000_hop300" --subset "clean_test"
所有预训练模型可通过exp获取(仅提供生成器)。
自动编码器 | 语料库 | 采样率 | 比特率 | 路径 |
---|---|---|---|---|
symAD | VCTK | 48 kHz | 24 kbps | exp/autoencoder/symAD_c16_vctk_48000_hop320 |
symAAD | VCTK | 48 kHz | 12.8 kbps | exp/autoencoder/symAAD_vctk_48000_hop300 |
symAD | VCTK | 48 kHz | 12.8 kbps | exp/autoencoder/symAD_vctk_48000_hop300 |
symAD_univ | VCTK | 48 kHz | 12.8 kbps | exp/autoencoder/symADuniv_vctk_48000_hop300 |
symAD | LibriTTS | 24 kHz | 6.4 kbps | exp/autoencoder/symAD_libritts_24000_hop300 |
声码器 | 语料库 | 采样率 | 路径 | |
--- | --- | --- | --- | |
AD v0 | VCTK | 48 kHz | exp/vocoder/AudioDec_v0_symAD_vctk_48000_hop300_clean | |
AD v1 | VCTK | 48 kHz | exp/vocoder/AudioDec_v1_symAD_vctk_48000_hop300_clean | |
AD v2 | VCTK | 48 kHz | exp/vocoder/AudioDec_v2_symAD_vctk_48000_hop300_clean | |
AD_univ | VCTK | 48 kHz | exp/vocoder/AudioDec_v3_symADuniv_vctk_48000_hop300_clean | |
AD v1 | LibriTTS | 24 kHz | exp/vocoder/AudioDec_v1_symAD_libritts_24000_hop300_clean |
# 更新编码器以进行去噪 $ bash submit_autoencoder.sh --stage 0 \ --tag_name "denoise/symAD_vctk_48000_hop300" # 去噪 $ bash submit_autoencoder.sh --stage 2 \ --encoder "denoise/symAD_vctk_48000_hop300" --decoder "vocoder/AudioDec_v1_symAD_vctk_48000_hop300_clean" --encoder_checkpoint 200000 --decoder_checkpoint 500000 --subset "noisy_test" # 使用GPU进行流式演示 $ python demoStream.py --tx_cuda 0 --rx_cuda 0 --input_device 1 --output_device 4 --model vctk_denoise # 使用文件进行编解码演示 $ python demoFile.py -i xxx.wav -o ooo.wav --model vctk_denoise
如果您发现代码有帮助,请引用以下文章。
@INPROCEEDINGS{10096509,
author={Wu, Yi-Chiao and Gebru, Israel D. and Marković, Dejan and Richard, Alexander},
booktitle={ICASSP 2023 - 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,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(ICASSP)},
title={{A}udio{D}ec: An Open-Source Streaming High-Fidelity Neural Audio Codec},
year={2023},
doi={10.1109/ICASSP49357.2023.10096509}}
AudioDec 仓库基于以下仓库开发。
"AudioDec: An Open-source Streaming High-fidelity Neural Audio Codec"的大部分内容均采用CC-BY-NC许可,但项目的某些部分使用单独的许可条款:https://github.com/kan-bayashi/ParallelWaveGAN、https://github.com/lucidrains/vector-quantize-pytorch、https://github.com/jik876/hifi-gan、https://github.com/r9y9/wavenet_vocoder 和 https://github.com/chomeyama/SiFiGAN 均采用MIT许可证。
字节跳动发布的AI编程神器IDE
Trae是一种自适应的集成开发环境(IDE),通过自动化和多元协作改变开发流程。利用Trae,团队能够更快速、精确地编写和部署代码,从而提高编程效率和项目交付速度。Trae具备上下文感知和代码自动完成功能,是提升开发效率的理想工具。
全能AI智能助手,随时解答生活与工作的多样问题
问小白,由元石科技研发的AI智能助手,快速准确地解答各种生活和工作问题,包括但不限于搜索、规划和社交互动,帮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效率,轻松管理个人事务。
实时语音翻译/同声传译工具
Transly是一个多场景的AI大语言模型驱动的同声传译、专业翻译助手,它拥有超精准的音频识别翻译能力,几乎零延迟的使用体验和支持多国语言可以让你带它走遍全球,无论你是留学生、商务人士、韩剧美剧爱好者,还是出国游玩、多国会议、跨国追星等等,都可以满足你所有需要同传的场景需求,线上线下通用,扫除语言障碍,让全世界的 语言交流不再有国界。
一键生成PPT和Word,让学习生活更轻松
讯飞智文是一个利用 AI 技术的项目,能够帮助用户生成 PPT 以及各类文档。无论是商业领域的市场分析报告、年度目标制定,还是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、实习避坑指南,亦或是活动策划、旅游攻略等内容,它都能提供支持,帮助用户精准表达,轻松呈现各种信息。
深度推理能力全新升级,全面对标OpenAI o1
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,支持语言理解、知识问答和文本创作等多功能,适用于多种文件和业务场景,提升办公和日常生活的效率。讯飞星火是一个提供丰富智能服务的平台,涵盖科技资讯、图像创作、写作辅助、编程解答、科研文献解读等功能,能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帮助,助 力用户轻松获取信息、解决问题,满足多样化使用场景。
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高效单流解耦语音令 牌文本到语音合成模型
Spark-TTS 是一个基于 PyTorch 的开源文本到语音合成项目,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参与。该项目提供了高效的 LLM(大语言模型)驱动的语音合成方案,支持语音克隆和语音创建功能,可通过命令行界面(CLI)和 Web UI 两种方式使用。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语音的性别、音高、速度等参数,生成高质量的语音。该项目适用于多种场景,如有声读物制作、智能语音助手开发等。
AI助力,做PPT更简单!
咔片是一款轻量化在线演示设计工具,借助 AI 技术,实现从内容生成到智能设计的一站式 PPT 制作服务。支持多种文档格式导入生成 PPT,提供海量模板、智能美化、素材替换等功能,适用于销售、教师、学生等各类人群,能高效制作出高品质 PPT,满足不同场景演示需求。
选题、配图、成文,一站式创作,让内容运营更高效
讯飞绘文,一个AI集成平台,支持写作、选题、配图、排版和发布。高效生成适用于各类媒体的定制内容,加速品牌传播,提升内容营销效果。
专业的AI公文写作平台,公文写作神器
AI 材料星,专业的 AI 公文写作辅助平台,为体制内工作人员提供高效的公文写作解决方案。拥有海量公文文库、9 大核心 AI 功能,支持 30 + 文稿类型生成,助力快速完成领导讲话、工作总结、述职报告等材料,提升办公效率,是体制打工人的得力写作神器。
OpenAI Agents SDK,助力开发者便捷使用 OpenAI 相关功能。
openai-agents-python 是 OpenAI 推出的一款强大 Python SDK,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与 OpenAI 模型交互的高效工具,支持工具调用、结果处理、追踪等功能,涵盖多种应用场景,如研究助手、财务研究等,能显著提升开发效率,让开发者更轻松地利用 OpenAI 的技术优势。
最新AI工具、AI资讯
独家AI资源、AI项目落地
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